长庆油田: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“底色”

生态     29024

绿色是鄂尔多斯盆地的底色,而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是长庆油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。近年来,长庆油田紧跟国家“双碳”战略,确立“节能降耗、清洁替代、战略储备”的发展布局,全力打造高效、低碳、循环的长庆绿色体系,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。

截至6月10日,长庆油田已对14个采油作业区的6065口油井实施智能间开改造,预计年节电6601万千瓦时,节约标煤2.02万吨,油井能效、泵效、系统效率均实现大幅提升。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,印证着长庆油田节能减碳实力跃上了新台阶——2021年,长庆油田能耗总量、油气商品量单耗同比下降0.9%和4.4%,荣获集团公司“质量健康安全环保节能先进企业”称号,以排名第一入选首批“中国石油绿色企业”。

e625864361b148eb9d078bf17be0088a.png

节能降耗 为绿色油田赋能

为抓好精细注水,长庆安塞油田在王窑、杏河、吴堡、坪桥控采70口、高含水井间歇采油347口,配套注水井控水102口,减少无效注水412方/天,无效采出525方/天。

长庆油田是典型的“井井有油、井井不流”的“三低”油气田,高开发难度导致了电力、土地、原材料等资源消耗量居高不下,如何突破传统能源企业节能降耗的发展瓶颈,是摆在长庆油田面前的一道“必答题”。

在油气生产过程中,长庆油田坚持“理念、机制、技术、管理”四轮驱动,紧盯指标任务,强化源头管控,深挖过程潜力,提升能效水平。“围绕机采、注水、集输等重点耗能环节,长庆油田攻关形成了三降一提、智能间开、井下节流等系列特色技术,把节能降耗落到实处。”长庆油田质量安全环保部的吕晓俐告诉记者。其中,智能间开作为油田数字化转型的典型示范技术,针对低产液量间歇出液试验智能间开,确定合理间开周期,让每口油井找效益点,达到“有油则抽、无油则停”的节能效果。

长庆油田明确“节能节水量”作为年度结果性考核指标,树立全员“节约就是增产,节约就是增效”理念。采油五厂从解决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,针对农用电、临时用电、无功补偿、线路损耗、伴生气发电、大功率设备等6项问题积极在能耗上做减法,先后引进了稀土永磁、双功率等多项技能技术设备,节能电机覆盖近几年提高三倍,达到了19.88%,年节约用电700多万度。

2022年前5个月,长庆油田节能量1.88万吨标煤,节水量近15万立方米,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。

b75fe06ea43c42e38cbd7137b12f7c2f.png

埋碳增汇 为绿色长庆擘画

“这些年,明显地感觉到黄沙漫天的天气少多了,山头越来越绿了,油区环境越来越好了。”初夏时节,在采油二厂南梁油田工作生活了22年的杨智虎深有感触地说。

助力国家实现“双碳”目标,能源央企责任重大。作为国内第一大油气田,长庆油田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围绕“十四五”绿色企业创建目标,精准推行“抓源头、减存量、增动能”三大举措,首次将新能源定为三大主业之一,创新绿色发展理念,转变低碳发展方式。

增加森林碳汇是推进碳达峰、碳中和的重要行动之一。长庆油田通过密植“碳汇林”,扩大“碳汇库”,有效发挥森林固碳作用,先后建成生态环保林数十万亩,实现减少碳排放、净化空气、保育水土等多重效益。在陇东油区,建成周祖陵“中国石油长庆林”、教子川流域长庆碳汇林、长庆马岭碳汇林等生态环保林80多万亩,油区绿化覆盖率达95%以上;在陕北油区,正在建设中的姬塬碳汇林,占地126亩,年均碳汇量70多吨。

同时,依托国家、中国石油股份公司重大科技专项,倾尽全力打造CCUS国家级精品示范项目——黄3区CCUS试验项目,对于黄3区的长8超低渗油藏,技术人员通过优化调整注采参数,使单井产量由0.76吨提高到1.07吨,综合含水率下降14.4%,采收率效果显著提高,使二氧化碳真正“入地为宝”,走出了一条“源头减排—循环利用—永久封存”的低渗透油藏绿色低碳发展之路。

6870b55e494f43f2a100f38c41ce332d.png

清洁替代 为绿色生产充电

夏日炎炎,长庆油田榆林倒班点屋顶上,135块 “向阳而生”的光伏板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。“这里的装机容量73.58千瓦,预计全年可提供清洁电能10.3万度,收集的电能使用于新能源充电桩、庭院电灯等设备,实现了自发自用。”长庆油田采气二厂的李秋阳告诉记者。

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,长庆油田积极构建太阳能、风能、伴生矿、地热(余热)等多种绿色能源协同发展体系,优化调整能源消费结构,推动多能互补、融合发展。在气田井场,长庆油田率先试点并推广风光互补供电技术,保障了“电子巡井、柱塞气举、自动泡排”等智能控制系统的运行,该技术年发电515万度,折合标煤1570吨,目前已实现对长庆气田7200座井场用能的清洁替代。

依托姬塬、苏里格两个先导示范区,长庆油田推广钻试驱动“电代油”技术、“太阳能+空气能+电辅热”加热技术等,不仅形成风光互补发电的新发展格局,达到能源替代、系统效率提升、降低能耗的目的。其中,苏里格苏东南区试气回收天然气4209万方,太阳能热水系统改造全面投产,全年节能5.2万吨标煤。

在油气生产一线,干部员工的 “金点子”成为清洁生产的“金钥匙”。长庆油田采气二厂开展钻井“电代油”项目,以电力驱动代替代油传统的柴油驱动方式120口,每年可节约柴油1905吨;长庆油田采油五厂探索长停井与地热资源开发融合,建成中石油、陕西省首口长停井地热井,为原油外输和35人生活区供热,每日可减少伴生气消耗950立方米,有效盘活长停井资产,收获绿色效益。(张鹰)


分享